化工专题:领涨产品持续性几何?

2025 年3 月下旬,A 股化工板块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,其涨价逻辑的核心源于全球供给端收缩、海外产能退出加速与国内春季旺季需求爆发的三重共振。受能源成本高企、环保政策趋严及地缘政治风险影响,2023-2024 年欧洲已有约1100 万吨/年的乙烯、丙烯等基础化工产能永久关停,以巴斯夫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甚至关闭本土合成氨、TDI 产线并加速向中国湛江等低成本地区转移,导致全球化工供应链格局深度重构。与此同时,国内化工品在春季传统旺季叠加供给自律的驱动下,下游农化、家电及新能源等领域需求集中释放。
3 月以来,不断有化工品种演绎“供给端扰动叠加传统需求旺季共振”涨价逻辑,代表性品种和相关个股有:溴素——山东海化、苏利股份;双季戊四醇——湖北宜化;环氧丙烷——红宝丽等。
领涨产品持续性几何?
我们梳理了2025 年以来领涨的化工品,分析了各产品的涨价原因,并按照上涨原因将这些上涨品种按照涨价持续性分类。值得注意的是,景气持续性判断是基于当下供求条件下进行的分析,因为企业自律、检修等供给端影响持续性存在变动,若客观条件发生变化,那么景气持续性也会有变动,需要紧密跟踪。
长期景气向好品种:涨价驱动力大多是行业自律、供给端有强扰动、政策端有强约束或近年无新增产能,例如:代糖(集中度高叠加行业自律)、氯化钾(白俄和俄罗斯减产)、硫酸钾(白俄和俄罗斯减产钾肥,原材料氯化钾上涨),制冷剂和萤石(国内实行配额制/环保督察严格、且行业集中度高),涤纶工业丝和有机硅(需求稳定增长且行业近年来无新增产能)等。
中期景气向好品种:涨价原因多种多样,部分是供给端有扰动且供给恢复时间不确定性较大(溴素、泰乐菌素、双季戊四醇等),部分是供需阶段性错配(氯化铵、固体烧碱等)、还有部分产品是因为上游原料涨价成本支撑(脂肪醇)。
短期景气向好品种:短期涨价或因为供给端有小扰动,但持续性不佳,供给有望快速恢复,后续价格持续性存疑(甲酸、新戊二醇、磷酸二氢钙等),或因为春季是需求旺季(尿素、毒死蜱、阿维菌素、磷酸一铵),这类产品大多是大农业链产品,恰逢春耕用肥、用药需求高峰,旺季结束后价格可能回落。
投资建议:建议关注能维持中长期涨价的产品
化工板块3 月活跃度较高主因受益于多个品种涨价驱动(溴素、酒石酸泰乐菌素、双季戊四醇等等),但后续涨价持续性还有待观察。我们梳理了2025 年以来领涨产品的涨价原因及持续性逻辑,推荐关注能维持中长期涨价的氯化钾(亚钾国际、盐湖股份和东方铁塔)、制冷剂(东岳集团、巨化股份、三美股份、永和股份)、有机硅(合盛硅业、兴发集团和新安股份)和代糖(金禾实业)。
风险提示
1、产能扩张与供需反转;2、化工品需求受全球经济波动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