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驾驶行业报告:智驾行业风起正当时 智驾芯片充分受益

自动驾驶技术的分级通常采用0到5级的标准。从0级到5级,代表着从应急辅助到完全自动驾驶的不同能力。随着等级的提升,自动驾驶系统的功能逐渐增强,车辆能够在更多情况下自主执行驾驶任务,减少对驾驶员的干预的需要。0级和1级主要是对驾驶员的辅助,而2级到4级则逐步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,最终达到5级完全自动驾驶,车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独立完成驾驶任务。自动驾驶能力的提升不仅意味着驾驶员的操作减少,同时驾驶的安全性也会有所提高。驾驶自动化的划分
根据地平线机器人招股说明书,驾驶自动化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:高级辅助驾驶(ADAS)和高阶自动驾驶(AD)。
ADAS(高级辅助驾驶):这一技术旨在协助驾驶员完成各类驾驶任务,如车道偏离警示、车道居中、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自动紧急制动等。ADAS的目标是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与便利性,驾驶员仍需保持专注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。与高阶自动驾驶相比,ADAS技术要求较低,通常配备较为简单的传感器,如摄像头和雷达。
AD(高阶自动驾驶):与ADAS不同,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更高,最终目标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高阶自动驾驶正从有条件自动驾驶向完全自动驾驶过渡,预计未来将能够处理复杂的城市驾驶场景和多样化的路况。高阶自动驾驶不仅能实现ADAS的功能,还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驾驶体验,几乎不需要驾驶员的干预,且通常需要更先进的传感器、处理能力、软件和算法。全球高阶智能汽车渗透率增长情况
全球高阶智能汽车销量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加速趋势。根据地平线机器人招股说明书,至2023年,全球售出的60.3百万辆新乘用车中,约39.5百万辆为具备驾驶自动化功能的智能汽车,渗透率达到65.6%。其中,具备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渗透率为6.9%。预计从2025年开始,高阶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开始加速增长。到2030年,具备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超过65%,同时智能汽车的渗透率也会提升至96.7%。中国高阶智能汽车渗透率增长情况
中国在采用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。根据地平线机器人招股说明书,2023年智能汽车销量达到了12.4百万辆,占新车销量的57.1%。预计到2026年和2030年,智能汽车的销量将分别增加至20.4百万辆和29.8百万辆,渗透率将分别达到81.2%和99.7%。2023年至2030年,中国高阶自动驾驶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8.1%。预计到2027年,中国市场上近一半的智能汽车将配备高阶自动驾驶系统,并且到2030年,这一比例预计将超过80%,超过全球平均水平。中国L2.9装配率2024年增长明显
2023年至2024年中国乘用新车L2.9持续增长。根据佐思汽研中国乘用新车L2.9渗透率从2023年12月的5.4%增长至2024年11月的10.1%,提升一倍;L2.5级的渗透率则保持稳定,约为3%。根据智驾等级品牌TOP10,L2+级主要由比亚迪、方程豹和岚图等品牌贡献;L2.5级则由理想、奔驰、极氪等品牌主导;L2.9级由特斯拉、AITO、理想和蔚来等品牌主导,其中AITO、小米和智界表现出快速增长。高速NOA和城市NOA渗透率持续提升,自主品牌渗透率高速增长
高速NOA边际提升明显。根据佐思汽研,高速NOA(不包含既具备高速NOA又具备城市NOA功能的车型)渗透率从2022年的1.0%逐步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3.4%。城市NOA渗透率则显著增长,从2022年3.2%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7.6%。这一趋势反映了智能驾驶在高速与城市道路的逐渐普及。
自主品牌高速NOA渗透率高于合资品牌。根据佐思汽研,自主品牌的高速NOA渗透率从2022年的1.0%增长至2024年上半年2.8%,展现出明显的增长。相比之下,合资品牌的渗透率也有所提升,从0.0%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0.6%。自主品牌引领乘用车NOA发展
自主品牌NOA车型销量快速增长。根据佐思汽研,2022年至2024年外资品牌NOA车型销量稳定。相比之下,自主品牌NOA车型销量显著提升,从2022年的188,301辆增至2024年1-10月的964,800辆,相比于2023年,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增长超过100%。
自主品牌NOA车型渗透率提升,反超合资品牌,引领乘用车NOA发展。根据佐思汽研,自主品牌NOA车型渗透率从2022年的2.1%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8.3%。合资品牌的渗透率虽也呈上升趋势,从2022年的4.1%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6.7%,但自主品牌的NOA渗透率增速更加明显,2024年反超合资品牌。